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

國家古蹟石頭營聖蹟亭

石頭營聖蹟亭,據考證在清朝同治十三年(西元一八七四年)總兵張其光所部福靖左營時,曾囤兵於此,稱「石頭營」。開山守隘,並設「番學堂」,教導番社兒童學習漢語、文字。翌年設聖蹟亭,專供焚燒字紙、公文、兼祭祀先師倉頡。傳統以來,中國社會結構中的「士
人」被尊崇,而溯本追遠及於文字。在倡導儒家的教育體制薰陶下,鴻學大儒與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都知敬惜字紙,「敬字亭」就是這種觀念的具體表現。 
 
 
「聖蹟亭」,又名敬字亭、敬聖亭、惜字亭、字紙亭。將所有大小廢棄字紙,盡行收集爐亭之內,焚燒後收集紙灰,美其名為「聖蹟」。再擇良辰吉日將創字先師聖蹟像前--倉頡祭祀後,放流四海,謂「送聖蹟」,以祈求讀書有成。因此,敬字亭亦兼有敬字和祭祀的功能。
 
 
石頭營聖蹟亭有下列幾點特色:台灣的敬字亭,多半出現於書院、寺廟、聚落,很少於營區左右,此為其特殊性之一。第二,惜字亭多是漢民族儒家思想下的產物,而本亭卻是當年番社社學產物之一,代表了當年企圖使原住民漢化證據之一。第三,有關沈葆楨、丁日昌兩人開山撫番事業的史蹟見證,大多是古道、碑碣,很少是惜字亭。而本聖蹟亭,位於浸水營古道的起點,恰是最佳地標之見證。
 
 
台灣各地區都建有聖蹟亭,但由於人為疏失與天災,倖存者寥寥可數。石頭營聖蹟亭今列國家三級古蹟,亭分三層,亭基為六角形砌磚基座,背面留有排煙孔,中為主要焚燒字紙之用。最上層則作有方形祀亭,亭頂採硬山翹脊屋面,馬背鵝頭,造型樸實典雅。整座建築物由清水磚所砌,自下而上逐次收分,各層間並有水車堵裝飾。莊重的造形中自然流露出簡樸素雅的風格。
這種收集紙字在聖蹟亭焚燒,並舉行儀式放流,在清領時期書院仍盛時,都由專人負責。可以確定聖蹟亭是用來焚燒字紙,而金爐才是燒金紙之用,二者在功能及寓意方面顯有不同。 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參考資料:屏東文化處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