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頭營聖蹟亭,據考證在清朝同治十三年(西元一八七四年)總兵張其光所部福靖左營時,曾囤兵於此,稱「石頭營」。開山守隘,並設「番學堂」,教導番社兒童學習漢語、文字。翌年設聖蹟亭,專供焚燒字紙、公文、兼祭祀先師倉頡。 人」被尊崇,而溯本追遠及於文字。在倡導儒家的教育體制薰陶下,鴻學大儒與目不識丁的販夫走卒都知敬惜字紙,「敬字亭」就是這種觀念的具體表現。 |
「聖蹟亭」,又名敬字亭、敬聖亭、惜字亭、字紙亭。將所有大小廢棄字紙,盡行收集爐亭之內,焚燒後收集紙灰,美其名為「聖蹟」。再擇良辰吉日將創字先師聖蹟像前--倉頡祭祀後,放流四海,謂「送聖蹟」,以祈求讀書有成。因此,敬字亭亦兼有敬字和祭祀的功能。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