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

百年古厝新生命

百年古厝新生命,活的古蹟最漂亮林邊福記古厝
  「福記古厝」:應該說是鄭家古厝;古厝的建造時間至今大約百多年歷史(西元1899年)。曾經大幅度整修在(西元1926年)。因與同鄉仁和村另一鄭家古厝之名重疊。「福記」乃自家經營雜貨發跡的商號,順著在地永樂村民的稱呼,為福記古厝。
  「福記古厝」新居落成後,從隔壁長老教會至千爺廟一帶,舊稱「新厝仔角」,就是以鄭家的新厝做為地標。
  「福記古厝」在民國90年之前﹝2001年﹞,經過颱風、地震、雨淋、風化摧殘而年久失修顯得老舊,且處於十分破落不堪,右護龍屋頂已崩塌,後來透過永樂社區協會及鄭家後代共同協力修復完成,才得以恢復舊貌。「老屋因此新生」為永樂社區注入一股生機。200511月屏東縣文化局公告為「歷史建築」。
  「福記古厝」樸素簡雅,這是我們習慣以「現在」解釋「過去」的形容詞。倘若,歲月可以回到從前,在那個年代鄭家蓋此新厝應稱是富甲一方的豪邸,在當時也只有社會中有聲望的家族才能擁有。古厝為傳統閩式單進雙護龍帶門樓的三合院(註1),磚木為主的結構,以正廳為中心左右配置對稱,厝身造型古樸典雅,正廳為七開間格局,以院牆圍成廣大內埕的合院。
   正廳,屋頂與後方均留有螭龍造型的落水口,後方窗戶兩側亦有「兔仔耳」(註2)、左右對稱的書卷窗(註3)、正廳前出挑簷廊拱斗與圓拱門、櫃檯角、貓洞等設計。均可見昔日巧思。 
  走到古厝外可見門樓門額上以「榮陽」堂號泥塑,彰顯鄭氏家源,書畫、裙堵洗石子彩磁面磚裝飾著左右牆堵,並以鰲魚〈鰲龍〉剪黏為屋頂翹起造型,門樓正面裝飾極為豐富。
  而古厝高大的院牆不僅有居家安全的考量,也代表地位的高度表徵。院牆上洗石子的竹節、圓柱窗飾和花樣多變的彩磁面磚、可愛的泥塑,恰與門樓構成一幅繁華的畫面。 
  早期的人,蓋房子非常講究求吉納祥、好彩頭、平安如意、趨吉避凶…等。所以所有的雕刻、捏塑、造型製作皆有其深含意義在。例如:臺灣地區閩南式民居外牆及屋面喜用紅瓦紅磚赤牆,中國人歷來將紅色視為喜慶吉利的顏色,所以泉州人索性把紅磚叫做「福辦磚」。
  螭龍(落水口)-是龍九子中的二子,是水精,可以防火,置於房頂上以避火災。習性好張望或好險,成為今日廟宇殿頂、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、殿角的走獸,也可壓火災。
  鰲魚造型為龍首魚身,作為吉祥物寓意吉祥深遠,既有獨占鰲頭之寓意,又有鎮災避邪、佑護一方的傳統意義…之類等。惟有待諸位大大親臨觀察、體會,發掘,它的一磚一瓦、ㄧ門一窗之上下裏外,定會有所獲益,非常直得大家深入仔細探究。
  目前「福記古厝」是永樂社區發展協會管理與經營。現今的古厝除了厝身完整重現外,周邊還設置了生態及蝴蝶園區、蔬菜園,藝文活動中心,數位電腦課程,卡拉O K及會議室如夠細心瞧,會發現鐵結構造型(人字造型),以前是養蛋雞地方,後來改種蘭花,泡茶、咖啡休閒活動區。更有難得一見,南部人用來醃鹹菜約兩米高的大木桶。廚房後門外還擺著兩個當時製糖的大石臼。
  社區提供文化導覽服務,不僅活化了古蹟也延續了文化〈文化部長說:活的古蹟最漂亮〉,更結合在地的觀光諮詢,非常適合作為全家人旅遊之景點。
   來到林邊你還能探訪民國27年(昭和13年)磚造高29公尺,儲水150公噸的高壓老水塔,聽聽它偉大的歷史事蹟。
  逛累餓了可到中山路海鮮街品嚐新鮮美味可口的海鮮料理。亦可到水月軒享受檸檬蝦、鮮菇養生鍋等。
  飯後可到蓮霧街嚐嚐聞名全省甜美多汁,脆又爽口黑珍珠蓮霧。
◎如何前往:
南下開車走國3下林邊端交流道,左轉中山路至林邊鄉農會前面左轉榮農路約5分鐘可達。
北上由枋寮接台17線省道往林邊方向,過林邊大橋後,第四個紅綠燈右轉美華路→左轉榮農路可達。
◎坐 火 車
出火車站步行〈或騎腳踏車-5分鐘〉直走中林路→左轉中山路→右轉美華路→左轉榮農路約10分鐘可到達。
◎聯絡電話:永樂社區08-8756733

1三合院的特徵:它每個門皆可以相通,到處都可以跑。
2﹝兔子耳﹞圓孔中穿一竹竿或粗木棍,再掛一木板加鉛片,可上下翻動,兔子耳如距離加寬也可左  右移動,功能:擋風、遮雨、防日曬。(可參考永樂社區辦公室的窗戶)
3書卷窗﹞主要是鼓勵後代子孫勤讀詩書,並且考取功名,也是要提醒子孫每看到一次窗就要記得十年寒窗的教訓,而書卷窗通常都會搭配竹節,寓意竹報平安、節節高昇的意思,也象徵著清高的氣節來勉勵後代子孫。
   松竹梅在我國古代稱為「歲寒三友」,意思是指在寒冷的天氣裡,所有的植物都凋零枯萎唯有這三種植物不畏寒冷,不斷生長,所以由這三種植物表示,堅忍不拔的精神。竹代表君子虛心、節節高升。竹又是「四君子」之一。

  「福記古厝」目前做為社區辦公與活動的場所,對外免費開放,永樂社區的經營與努力可做為聚落再生的參考。不過,社區無法脫離官方補助(多元促進就業方案)而獨立自主,才是真正的危機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Water by 20120903
 古厝照片
醃鹹菜用的大木桶,高約兩米 
製糖輾甘蔗的大石臼 
門聯上的可愛泥塑 
綠草如茵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